疫情面前,你知道这群人有多拼吗?
疫情下的深圳
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为抗疫努力着
从“大白”们手中行云流水的棉签
到流调员们嘶哑声中烂熟于心的问询
从志愿者们日复一日的值守服务
到居民们秩序井然的采样队伍……
“我们”的身影
凝聚起一种温暖有力的力量
“我们”,到底有多拼?
“我们”,为什么而拼?
这些龙华人
用一言一行给出答案
↓↓↓
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
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工作者立马行动起来
搭铁马、贴一米线
拉帐篷、设立临时安置点
有条不紊地布置核酸检测点
他们总是提前谋划
推演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
优化、细化每一条通道和点位
只为让居民朋友们
更加安全、高效地完成采样
“您好,请扫场所码并出示核酸码”
“请测量一下体温”
从早到晚
他们奔跑在核酸检测现场
用不停歇的脚步和速度
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精准防疫,讲求速度,更追求效率
位于华荣路的美律工业园
是大浪街道浪口社区
大规模核酸检测点之一
每次需完成1800余人的采样任务
如何平衡生产与做核酸之间的效率?
工友们自发组成了“核酸检测队”
在他们的动员调度下
每次核酸采样现场井然有序
核酸检测顺畅
“大家都很自觉下楼做核酸
相互吆喝一声都下去了”
刚做完核酸的刘师傅表示
一点都不耽误车间生产进度
而在疫情防控的大后方
龙华中学教师志愿者李木河
用技术助力抗疫,为防疫工作争分夺秒
龙华中学通用技术老师李木河
2月20日凌晨
李木河老师与同事们接到了
一个涉及较大人群的线索排查任务
要在短时间内将
这些复杂交错的线索精准拆分后
上传到疫情防控系统
时间紧、任务重
李木河老师发挥专业特长
利用VBA代码构建自动拆分表格脚本
20万级线索分拆时间由
之前的4小时压缩至20秒
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面对防疫一线的突发状况
必须拿出与时间赛跑的拼劲
2月26日下午
大浪街道同胜社区一居民
准备接受核酸检测时
突发疾病晕倒在地
正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的廖育军
大呼一声,迅速跑去了解情况
随即,医务人员用医疗物资平铺在地
让该男子平躺在上面
松开其衣领、口罩,并垫高头部
转向一侧,让他保持呼吸顺畅
同时,与家属不断对其进行心理安慰
稳定其情绪
大约20分钟后,男子逐渐恢复状态
经过现场急救,晕倒的居民已恢复状态。
采样点为其开通绿色通道
居民和家属顺利完成核酸采样
并连连道谢
抢时间的背后,是一场爱的奔赴
疫情阻击战
也是对体力与耐力的极大考验
体力并不占优势的女性防疫工作者
往往身体力行让人刮目相看
何晓玲在核酸检测点开展工作。
何晓玲是福城街道桔塘社区工作者
核酸采样相关工作的调配
人员、物资的安排
事无巨细都需要由她统筹
自“1.31”疫情以来一个多月
何晓玲就像一只小“陀螺”
不仅要带队指挥
为工作人员解决各种问题
还要应对采集点的各种突发状况
忙碌的身影直到深夜……
何晓玲的朋友圈
“我们会继续坚守在防疫的主战场
靠前作战,直到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这是女“战士”何晓玲的心声
“我被社区通知要去集中隔离了!
我带着电脑!”
这是龙华区实验学校科学老师姜格蕾
在接到集中隔离通知后
给自己同事发的一条信息
在接到流调电话后
第一次切实感受疫情近在咫尺的她
很快镇定下来
再三检查教学相关资料用品放入行李箱中
前往隔离酒店
姜格蕾老师排除困难
与孩子们如期相约
云端学习没有因为隔离酒店而受到影响
没有因此打乱上课的节奏
没有因此出现课程中断
孩子和家长也纷纷向她表示关心
一次“爱的教育”
是家校温暖双向奔赴
龙华区实验学校科学老师姜格蕾
他们,正是“我们”的缩影
每一个龙华人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拼命守护着脚下的这方家园和人民
前路有光,背后有爱
有了这份向前冲的拼劲
我们便无所畏惧!
内容来源 | 龙华网(记者 杨维易) 深圳新闻网(记者 梁榆其) 大浪街道办 福城街道办 龙华教育(公众号)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公众号)
编辑 | 曾家祺 杨维易
责编 | 陶倩
审核 | 李世钊
统筹制作 | 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这家上市公司用工合法吗?这些劳动权利与你有关…… | 龙华“执”播